学生工作

学术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术风采 > 正文

【研学微展01】石东亮--大型Ln42配位纳米环:金属离子和硝基爆炸物的近红外发光传感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10本文已被浏览

个人简介

姓名:石东亮

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杨小平教授

研究方向: 无机纳米材料化学

科研感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获奖情况:

    温州大学生长因子奖学金

    温州大学优秀学生共产党员

论文: 

《Large Ln42 coordination nanorings: NIR luminescence sensing of metal ions and nitro explosives》 

 (大型Ln42配位纳米环:金属离子和硝基爆炸物的近红外发光传感研究)

发表期刊:《Chem. Commun》  (SCI 期刊1区, IF=6.16)

期刊号:2019, 55, 13116-13119.

研究背景

     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爆炸物及一些阴离子等物质的微量检测对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传统的检测手段无法实现便宜快速的实时检测,因此急需开发新的测试方法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论文摘要 

     稀土离子具有独特的荧光发射特性,如长寿命、色纯度高、斯托克斯位移大,它们的配合物在荧光传感器的开发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含稀土Yb(III),Nd(III)和Er(III)的配合物在800-1600 nm近红外区发出的特征荧光,能够避免生物组织自体荧光的干扰,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因此,它们在生物分析中具有潜在应用。

● 创新点

     使用邻香兰素配体可控合成了纳米尺寸的高核环状稀土配合物,并结合高核环状稀土配合物和荧光感应的优势,提高检测灵敏度。

● 研究内容 

  1、高核环状金属配合物不仅具有高对称配位结构,而且在磁性,催化,发光等方面可表现出一些独特性能。例如,它们开放的环状空腔,有助于和分析物形成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分子识别与检测。然而,由于稀土离子相对较高的配位数和较差的立体化学选择性,目前来说,有效实现对高核环状稀土配位簇合物的构筑依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

   2、 采用条件温和的方法,使用简单易得的邻香兰素配体可控合成了纳米尺寸的高核环状稀土配合物,并且首次结合了高核环状稀土配合物和荧光感应的优势,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实现了对Cd2+,Ni2+,F- 和硝基爆炸物ppm级的荧光感应。

 

更多成果展示

1. Dongliang Shi, Xiaoping Yang, Hongfen Chen, Dongmei Jiang, Jieni Liu, Yanan Ma, Desmond Schipperc and Richard A. Jones. Large Ln42 coordination nanorings:NIR luminescent sensing of metal ions and nitro explosives. Chem. Commun., 2019, 55, 13116-13119. (SCI 期刊1区, IF=6.16)

 

2. Dongliang Shi, Xiaoping Yang, Hongfen Chen, Yanan Ma, Desmond Schipperb and Richard A. Jones. Self-assembly of luminescent 42-metal lanthanide nanowheels with sensing properties towards metal ions and nitro explosives. J. Mater. Chem. C., 2019,7, 13425-13431. (SCI 期刊1区, IF=6.64)

 

 3. Dongliang Shi, Xiaoping Yang, Zhiyin Xiao,  Xiaoming Liu, Hongfen Chen, Yanan Ma, Desmond Schipper  and  Richard A. Jones. A 42-metal Yb(III) nanowheel with NIR luminescent response to anions. Nanoscale, 2020,12, 1384-1388. (SCI 期刊1区, IF=6.97)